
咖啡行業(yè)交流請加飲品界精品咖啡香,微信號:(長按復制)thinkingcapacity分享交流咖啡館,咖啡豆的點點滴滴??!

會問到“杯測Cupping”的朋友,應該是對咖啡有一定了解的基礎,才會提問,基本上我們把它理解成“行業(yè)標準”即可。 杯測是精品咖啡才有的一個標準,差不多出現在90年代之后才形成比較成熟的咖啡杯測標準。說到杯測,不得不再提一下咖啡烘焙,因為過去歐美人士飲用咖啡,尤其在60年代,大多只是挑選其烘焙方式,烘焙方式在當時并沒有標準,只有習慣,每個烘焙師所認定的中深和深焙都不一致,雖然當時有所謂的City Roast, Northern Italian, French Roast…等,但這種由淺入深的辨別的方式,大多還是自由心證。一直到1996年出現的Agtron艾格壯數值表,才算是把烘焙進行了基本標準,要想更深入了解的朋友,可以自己去查Agtron的數值。而杯測和烘焙及生豆的產區(qū)是十分有關系的,因為杯測Cupping所測的是烘焙好的咖啡豆,烘焙的程度能表現出許多滋味,基本的有:

濕香(Aroma)即沖咖啡時的氣味強度; 醇厚度(Body)即是咖啡在口內的重量感; 風味(Flavor)是咖啡進入口腔時在口腔內的味道,像品紅酒那樣; 酸度(Acidity)咖啡酸味的表現風格,例如是溫和的還是尖瑞的; 甜度(Sweetness)則是咖啡液體在口腔內保留下的甜味強度; 后味(Aftertaste)是咖啡在口腔內品嘗并吐出后留下的風味和氣味?! 《馭CAA和COE這樣的權威機構,其杯測的標準和要求更多,“干香”(Fragrance)、“一致性”(uniformity)、“干凈度”(clean cup)、“口感”(mouth feel)、“整體印象”(overall)、“污點(taint)”、“缺陷”(fault)等項評價打分。

除了評介的標準外,杯測時咖啡豆和水的比例也是有規(guī)定的, 水的比例:8.25克的咖啡豆配合150ml的水,水溫應92.2 - 94.4°C; 杯測的杯子:應當使用鋼化玻璃或陶瓷材料, 杯測容量:207ml到266ml之間, 杯子高度:3至3.5英寸 杯口直徑:76–89mm,所有杯子應當使用相同的體積,尺寸和材料制造,有蓋子?! ”瓬y用的湯匙:要使用抗靜電的金屬材質(大多使用不銹鋼),每匙容量能有4-5ml。 對烘焙咖啡豆當然也是有標準的,就是要符合我上面所提到的Agtron艾格壯#55-#60之間,包含杯測時豆子磨的粗細,豆子烘好24小時之內,甚至于杯測時的房間大小、杯測桌的大小、房間里的通風,沖咖啡的水質都有標準,最大限度的把可控因素都設定在一個范圍內,盡可能讓杯測出來的數質是客觀的。

我覺得就像紅酒一樣,咖啡也是分產區(qū)、莊園、品種…當然也會像歐盟對紅酒有認證一樣,對所有參加“精品咖啡”行列的咖啡豆進行Cupping,透過標準流程和規(guī)定來定議咖啡的等級。我覺得這是好事,讓更多人透過這份文件來更了解咖啡的質量,一切靠質量說話,有質量也為咖啡農帶來更好的收入,有質量也讓喝咖啡的消費者有更放心質量?! ?=====================

作者介紹:蛋蛋IN北京 臺灣自由行美食旅游書《拾味臺北-真滋味》和《拾味臺北-心旅行》作者; CafeDeSOFA沙發(fā)咖啡館 創(chuàng)始人長按識別二維碼,了解更多咖啡資訊↓↓↓↓↓↓↓

咖啡的國 專業(yè)的咖啡知識與咖啡技術交流微信號及新浪微博@精品咖啡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