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精品咖啡文化雜志飲品界網(wǎng)近日有國內媒體報道稱,三頓半用了20個月的時間,對名為“七彩之謎”的咖啡品牌進行起訴,原因是擅自使用與三頓半小杯子速溶咖啡相近似的外觀,構成不正當競爭。

最終“七彩之謎”品牌方被浙江省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判決賠償三頓半經濟損失及合理費用173萬元,并停止生產和銷售侵權產品等。相信很多小伙伴們認識三頓半,是因為被該品牌產品的造型所吸引~超即溶咖啡+簡約風格包裝+mini咖啡杯造型+色彩帶來的視覺沖擊。在推出之際,立刻受到了年輕消費者們的歡迎。

由于造型新穎、環(huán)保材質的咖啡包裝自帶“來??!留著我DIY”的光環(huán),吸引了消費者們將包裝保留下來進行DIY改造,做成各種各樣的小盆栽、小掛件裝飾品等,并分享在各大社交平臺上,從而吸引了更多年輕用戶對品牌產品的關注。自推出后,三頓半以超高的”出片率“席卷了社交媒體,也越來越多咖啡品牌也相繼推出類似風格的產品包裝。在這幾年,小杯子的產品造型在業(yè)內的討論分析、模仿乃至抄襲也從未斷過。

而有著雷同產品造型的品牌這么多,為什么三頓半去起訴一個知名度不高的品牌呢?因為這已經不是借鑒這么簡單了。根據(jù)三頓半提供給媒體方的侵權證據(jù)中可以看到,七彩之謎品牌無論是產品風格、包裝設計、宣傳圖片、內容都與三頓半產品有著較大的相似度。

產品搜索詞上也增加了“三頓半同款”的關鍵詞,讓用戶搜索三頓半的時候也能看到該品牌的產品,并由于風格、產品外觀接近,傳達誤導信息讓消費者產生混淆。因此從2020年12月29日,三頓半就開始了對七彩之謎的訴訟維權,直到今年9月2日案件才有了最終的判決。由于法律上并沒有抄襲和借鑒模仿的界定,因此很多品牌的原創(chuàng)產品有了其他品牌相似產品的時候,更多的時候因為維權時間長且成本高,因此在食品行業(yè)中知識產權保護的意識和氛圍并不強。

借鑒成本低、流量大,跟著大品牌的熱門產品設計成為了很多小品牌起步的開始。無論是搜索“咖啡豆”還是“速溶咖啡”…品牌之間包裝排版的設計都有著幾分相似,行業(yè)內產品的“同化”現(xiàn)象也越來越嚴重。直接照搬主要元素的叫抄襲,分析主要元素然后在靈活運用當中的重點叫借鑒。由于這樣的現(xiàn)象越來越多,人們對于抄襲與借鑒的定義越來越模糊,這也使得原創(chuàng)的維權之路越來越難。因此,當一個設計真的是100%原創(chuàng)的時候,設計者需要做的就將設計申請著作權/專利權/商標專用權,在開始投入使用與生產中,這樣有需要的時候,能直接根據(jù)知識產權進行維權。

如果沒有,而其他品牌產品宣傳的確能讓消費者產生混淆的時候,可以根據(jù)《反不正當競爭法》中對”仿冒混淆“行為的規(guī)定來維權。此前也有著類似案例,就是在去年年底登上了熱搜的
茶顏悅色告茶顏觀色的案件。

面對于抄襲、不正當競爭的時候,原創(chuàng)者/品牌不應該“坐以待斃”,因為模仿的產品越多,對原創(chuàng)產品本身會帶來口碑、消費者對品牌產品質量判斷的影響。維權是保護自己權益的必要手段,也是對原創(chuàng)的支持者、消費者的承諾與保障。圖片來源:網(wǎng)絡、小紅書、FBIF食品飲料創(chuàng)新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圖片來源網(wǎng)絡,網(wǎng)站部分內容如圖片、我們會尊重原作版權注明出處,但因數(shù)量龐大,會有個別圖文未來得及注明,請見諒。若原作者有任何爭議均可與網(wǎng)站聯(lián)系處理,一旦核實我們將立即糾正,由“飲品界網(wǎng)”整理編輯,轉載請注明,若侵權請告知刪除,謝謝~!

預覽時標簽不可點